最近,我們學校附近的飯店和比薩餅店的生意格外興隆,因為又到了大學生給教授評分的時候了。
美國教授在拿到終身聘書前,都是聘任制。收入來源于科研基金和工資兩部分。很多大學評定教授工資時,都要看學期末學生給任課教授的評估表。學生填表時教師是不能在場的。學生填好表之后,由本人裝進講臺上的一只大信封里。最后一個填好的人,負責給信封封口。然后,助教將在至少一名同學的“護送”下,把決定教授榮辱的大信封交到系辦公室。
之所以這么嚴格,是因為評估表不是匿名的。美國大學認為,每個人必須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,而連名字都不敢透露的人,多半不會說真話,所以沒署名的評估表按棄權處理。不過不用擔心,個人信息是絕對保密的。
填評估表通常是在期末考試前兩周,教授們紛紛選在同一天請同學吃飯,明里是“慶祝學期結束”,其實很大程度上為增進師生友誼再加一把勁兒。
有一學期,教我們的教授教學準備做得不好,課講得也比較亂。期末評估前,他破費不小,雇人在教室里擺起了自助餐:烤牛肉、熏火腿、水果沙拉等應有盡有,我心里別提多矛盾了。俗話說“吃人嘴短,拿人手軟”,大餐之后,還好意思給教授一個2分(5分滿分)嗎?看一眼周圍的老美,倒是個個坦然大嚼,估計都已經(jīng)中了教授的糖衣炮彈了。
經(jīng)過激烈的思想斗爭,我決定做一個正直的好青年,菜飯照吃,低分照給。評估表填完后,我偷偷問幾個美國同學給教授打多少分?他們異口同聲:“教得這么糟糕,當然是1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