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車都 > 五年級作文 >

科學的體驗

安全教育對我們小學生來說,一直是學校和社會所關注的話題。6月14日清晨,我作為一名晨刊的小記者被邀參加一次科普教育的活動。

一大早媽媽就送我來到座落在中央森林公園的民防科普館。咦!小伙伴們還真的來了不少。我們班就來了四位。大家一見面興高采烈,開心極啦!主題活動的內(nèi)容就是參觀民防科普館。大家排好了隊,依次進入了場館。首先來到的就是地震館。解說員阿姨首先提出的問題就是哪位同學可以回答:”我國發(fā)生了哪些大的地震?“涂冉同學心急口快,立馬回答。阿姨我知道“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”。阿姨說:“回答正確!同學們想一想還有嗎?“”20世紀七十年代發(fā)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“一個同學搶著回答。其他的同學都不示弱,你一言我一語,接連說出了近年來發(fā)生在我國境內(nèi)的大的地震有青海玉樹地震、有新疆和田地震等等。解說員阿姨笑著和大家說:“同學們說得都很棒!可是同學們可知地震是怎么發(fā)生的?地震來了我們又如何的進行逃生呢?”接著她把我們帶進了一個震后小屋,親身體驗一番地震發(fā)生時的情況。阿姨說地震是由于地球內(nèi)部能量的釋放而引起的。專家認為地球是由好幾塊漂浮的板塊組成,地殼運動板塊間相互撞擊,就會引起能量的釋放。在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上,地殼周期性的活動,就常發(fā)生地震。地震會給人民生命和財產(chǎn)帶來了重大損失,因此防震減災是世界關注的問題。對于我們中、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地震知識,學會地震來了如何冷靜的逃生是非常必要的。解說員阿姨告訴我們:發(fā)生地震大家不要慌張,在低矮房子時要迅速逃離,在樓房和高層時要迅速找到有三角支撐點地方躲藏起來,并用枕頭或軟的東西護住頭部;在戶外在遠離樓房、樹木、電線桿等。離開地震館我們又分別來到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網(wǎng),參觀了雷電災害的防護,如何躲避臺風和龍卷風的襲擊,而且學習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識。別開生面的游戲,讓我們玩得非常開心,寓教于樂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確實是教育的好形式。未來屬于我們,讓我們從小崇尚科學,熱愛科學,努力學好科學知識,長大了更好為人民服務。

展開更多